问论语诵读为什么
HRnavy的回复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令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图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他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可恶的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将母亲一次次的关心当做是一种施舍、、、苍天无情,世间万物,唯独将母亲渐渐变老。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孔融,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顺和谦让。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当今社会发展较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经典文学都是易学难行。
放眼望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
了大大的回复
初中语文课本上最让学生头疼的无过于古诗文了,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历代大儒作品,让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大伤脑筋。中招为什么要考古诗文,为什么要学生背古诗文呢?
古诗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最精粹、最核心的文化精髓。先说说《论语》,宋代宰相赵普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孟子》系统的阐述了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已经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志士的人生理想和行为准则。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仁政”思想,还有“忠孝”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事理念更是影响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的一代代中国人。
老子的《道德经》提出了“道”的理念,反映了古人对客观世界的朴素认识。他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骚客。
还有其他诸子百家所提出的理论及实践都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滋养了一代代的中华文化精英,共同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实基础,编写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基因。所以学习背诵诸子百家的文章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做好中国人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诵读经典,背写古诗文是学习汉语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古诗文以其典雅、规范、优雅、多变、生动的语言反映了汉语的独特的魅力。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诗文时至今日依然焕发着强烈的生命力。请看与孔子、孟子有关的常见成语集合。
一,孔子:
1、色厉内荏2、言不及义3、杀身成仁4、后生可畏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6、举一反三7、见贤思齐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9.犯上作乱10.巧言令色11.言而有信12.三十而立13.知之为知之14.是可忍,孰不可忍15.既往不咎16.尽善尽美17.见贤思齐18.文质彬彬19.敬而远之20.举一反三21.暴虎冯河22.三月不知肉味23.乐在其中1择善而从24.任重道远、死而后已25.空空如也26.循循善诱27.后生可畏28.升堂入室29.过犹不及30.四海之内皆兄弟31.成人之美32.察言观色33.言必信,行必果34.怨天尤人35.一以贯之36.杀身成仁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38.言不及义39.因人废言40.当仁不让41.性相近,习相远42.杀鸡焉用宰牛刀43.色厉内荏:44.道听途说45.患得患失46.饱食终日,无所用心47.学而优则仕
二,孟子
(1)五十步笑百步(2)引领而望(3)君子远庖厨(4)明察秋毫(5)挟泰山以超北海(6)缘木求鱼(7)寡不敌众(8)与民同乐(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10)顾左右而言他(11)水深火热(12)救民于水火之中(13)箪食壶浆(14)出尔反尔(15)解民倒悬(16)事半功倍(17)具体而微(18)出类拔萃(19)心悦诚服(20)返求诸己(21)与人为善(22)绰绰有余(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公孙丑》)
几条成语只是九牛一毛,冰山一角。
第三,《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先秦散文、宋清名篇是我们学习写作的最佳范本。这些古诗文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写作手法、布局谋篇技法。读而背,背而仿,仿而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直接有效的途径。
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课本才不遗余力的倡导学习、背诵古诗文。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过古诗文这一关,我们也必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益良多。
时针倦了的回复
让孩子诵读国学经典,其实就像是给他们开启了一扇通往中华文化的大门。国学经典蕴含着千年智慧,读起来或许有些古板,但其中包含的道理却是非常深刻的。我们小时候都读过《三字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从小都有一个良善的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成为一个善良、有担当的人。还有《论语》中的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的过程很重要,只有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这些经典语句或许简单,但却富有哲理和生命力,能够引导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孩子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文化自信,成为一个更加自信、自信的人。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