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在论语中三有是什么
然后i的回复
“三畏”来源于孔子所说的话,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具体意思是,君子有三件敬畏之事: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根据南怀瑾大师的解释,“畏天命”,包括了一切宗教信仰,信上帝、主宰、佛。一个人有所怕才有所成,一个人到了无所怕,不会成功的。“畏大人”,指的是对父母、长辈、有道德学问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畏圣人之言”,说的是要敬畏圣贤之人留下来的言论,它们都是圣贤之人的人生经验的提炼。“三友”也来自于孔子所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意思是交友宜交正直、诚信、见多识广的朋友;与习惯于走邪道、善于阿谀奉承、习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对自己没有好处。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要择善交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志同道合的正直朋友对于自己的发展,熏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那些猪朋狗友,以及虚伪,胡话乱说的人对自己则有损害,尽量少交,或者避而远之。古人的智慧直到今天也丝毫不落后,它详细地告诉了我们做人的守则,对我们交友发展的建议,这对于今后人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知己,是一生的朋友,也是最单纯的朋友,不涉及金钱利益。知己,淡如白水,却沁人心脾。
她想养只狗。的回复
汉语中是“三”经常是用来表示多的意思,并不一定就是实际数字,比如咱们现在常用词“再三”中的“三”就不是实际数字。这个习惯自古就有,不是现在产生的。《论语》的“三”有的并不是实际数字,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的“三”就不一定是实际数字,而是表示众多,还有多次出现的“二三子”中的“三”就肯定不是实际数字了。问题并不绝对,《论语》中很多地方出现的“三”就是实际数字,比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三”就是实际数字,而“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更是逐项进行说明,这个“三”当然是实际数字。
迷恋自己的回复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8ec8a13632762d0a2ca5a3cacec08fa503dc6b9?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我们读过《论语》的都知道,《论语》中有这么一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为什么是“三人行”呢?为什么不是两人行,四人行或者八人行,十人行呢?其实这个“三”是个虚数,不代表具体就是三个人,或者说不是具体是几个人,而代表是极多的意思,也就是很多人。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数字中“三”使用的是比较多的。就比如《道德经》中有这么一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然这个“三”也不是具体的数字,包括前边的“一”和“二”都不是指具体的数字。根据一些学者的解释,应该是这个意思:道是独一无二的,也就是道是唯一的,这是一的意思。道有可以分为阴阳两面,这是二的意思;三就是阴阳相合,阴阳相合就可以生成宇宙万物了。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74e9258d109b3de53731aebc0bf6c81810a4c6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经常用道“三”数字:比如说: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我数三声,就如何如何;还有在电视中会有听我“三”声号令;还有在古代战争中,号令“三”军。
在《左转:庄公十年,曹刿论战》中有这么一段话:“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这里边这个“三”应该是个实数了,就是具体指三次击鼓、三次进攻了。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d82d158ccbf6c8153fbd26bb03eb13532fa4061?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而我们很多文言文,及成语当中的“三”都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字,就比如:举一反三,火冒三丈、挑三拣四,三令五申等等。有一些俗语当中的“三”也不是指具体的数字,比如:此地无银三百两;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寸不烂之舌;等等
很多成语中和俗语中的“三”可以理解为具体数字,比如:再一再二不能再三;事不过三;三山五岳;三教九流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数字“三”就有特殊意义了。就比如“小三”。“小三”这词我没有具体深究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但是它代表的就是破坏家庭的第三者,一般多指女人。其实,这个也不具体指示第三者,有可能是第四、第五者,甚至更多者,都泛指小三。
感情这个东西,本就是只能容下两个人,多了就不稳定,不和谐了。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31b0ef41bd5ad6e221a9a698dcb39dbb7fd3c56?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