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之后看什么
我们聊聊的回复
我从论语中学到了做人之道。在《学而》中,孔子曾说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与人相处时,当别人不了解你,或不理解,甚至误会你的时候,你一定不要生气,这才是有修养道德的人的作为。因为人与人相处,需要交流,只要我们加强交流,就会消除不被理解的境况。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被误会而大发脾气,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本来是朋友,结果谁也不理谁了。而在《泰伯》中,孔子之徒曾子曾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人,做为一个不想当叫花子的人,我们必须要胸怀宽广。你看!世界上哪些小肚鸡肠的人出名了的?若没有宽广的胸怀,你就像一潭也许美丽但不流动的池塘,到最后一天总会被太阳晒干的,而心胸宽广的人,就像一条小溪,虽然可能没有潭水美丽,但它是流动的,在不断地汇集后,终会成为大海。而每一个成功人士的心胸都很宽广,不像某些人,别人把他的文具盒碰掉,就和那个人争吵、撕打起来,这样小肚鸡肠的人怎么能成大事? 我从论语中学到了学习之法。在《学而》中,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又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让我想到有些人在课堂上十分认真,回家后去疯耍,结果一天所学的知识全忘了。只有温习了旧的东西之后,才能得到新的体会。如果在课了别人的体会之后再写一个感悟,我敢肯定地说,写作水平肯定比直接写道理要强得多。而有些人,看着课本在那里空想,想啊想,会的也想,错的也想,就是不去问,不去学出来以后就是一个标准神经病加二流子。而只是学习不思考的人,就完全会被迷惑住,长大以后有得好听点叫热爱读书,才高八斗,说得难听点叫书呆子,就是你喊他背书,他能把《出师表》、《蜀道》、《劝学》一口气背完,一让他说意思,这下就傻眼了的哪种人。所以我们不能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要学思结合,否则以后都没出息。 我从论语中学到待人之礼。在《学而》中,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啊!2008北京奥运、2010上海世博,难道只是中国人的天下吗?为什么不用上宾之礼对待外国客人呢?再把话题拉近一点。在学习中,有些同学认为学习是一个相互竞争的环境,帮助别人就会降低自己的分数,其实,你帮助同学,你们小组成绩会提高,你的人缘会更多,别人会把你当作他的朋友,你和他都会很快乐。你的学习环境会更加优越,在这么优越的环境里,你难道不想努力吗?还用担心自己的成绩会差吗? 此所谓“道、法、礼”,三者乃吾观《论语》之悟也!
一啪打死你的回复
《论语》对今天的我们,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
对待历史要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对待古书也是这样。《论语》里面有最传统的道德观世界观,绝对的中国特色。但是这个社会毕竟和以前不一样,所以要批判的去读,不能一棍打死。
《论语》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被尊为“五经之輨辖,六艺之喉衿”,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南宋时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元代延祐年间,科举开始以“四书”开科取士。此后一直到清朝末年推行洋务运动,废除科举之前,《论语》一直是学子士人推施奉行的金科玉律。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扩展资料
专家指出,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关于《论语》的注释性著作有四部书最为重要。
一是魏何晏等编纂的《论语集解》,它是两汉、三国时期经学家研究《论语》的结晶。
二是梁皇侃的《论语义疏》,它囊括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家对《论语》的发挥。
三是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它是两宋时期理学家《论语》精义的荟粹;。
四是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集清代考据学《论语》研究成果之大成。
上述四部《论语》注释代表了《论语》研究的四个阶段,同时也代表了四种研究方法,是现代研究《论语》基本资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中国儒家经典)
墨墨哒的回复
1、诵读更容易接近孔子和他的弟子。看文字和读文字的感觉是不同的,尤其是读论语,一句一句的学习,我关注了逐字逐句讲论语的公众号,每天一讲,跟着诵读,还可以听音频,这样就可以不用翻看纸质的书也一样学习了。2、学习论语要发挥想象力。因为论语都是孔子和弟子们的谈话,如果你只是念文字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你要在脑海中出现一些交谈的细节和影象,这样学习起来很生动,不枯燥。3、可以找一些好的讲座听听。现在讲论语的讲座很多,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一两个讲座,这些大师们会娓娓道来,让你对这个论语产生情感,也愿意去努力学习。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9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3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