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20 05:28 57 人浏览

言必信什么什么孔子论语

博群的回复

1、君子贞而不谅。——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译文:孔子说:“君子能够坚守正道,而不是不顾是非的去讲究信用。”

2、言必信,行必果。——春秋孔子《论语·子路》。

译文:说话一定要坚守信用,说道的事情,一定要能够做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果断。3、言忠信,行笃敬。——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

译文:说话要讲忠诚,守信用;行动要忠实、有礼。而慈祥母亲的溺爱,却会出现败家子。

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春秋孔子《论语·学而》。

译文:我每天都用三件事情来检查自己。为别人做事情,是否忠诚?和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都学到了?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第二》。

译文: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该怎么办。就像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大富姐姐英代的回复

三、言而有信“言而有信”在《论语》中虽然出自子夏之口,但绝对是孔老夫子的秘传。《论语·学而篇》第7章,“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说:“对于妻子,看重的是她的德行,而不是她的容色;侍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服务君上,能够尽职尽责;与朋友相交,能够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我也一定说他是学过。”“诚”与“信”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论语》中曾子说,每日三省吾身,其中之一就是“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则明确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颜渊篇》第7章)通观《论语》,“信”贯穿全篇,也是孔子及其弟子非常珍视的重要道德品质。“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是个诚信问题。其实这与“事君,能致其身”是相互关联的,与朋友或同事交往,若是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就要尽力去做。倘若能够做到则是最好,即便是没有做到,只要你尽力了,也不会失信于人。大家都知道“人无信不立”的道理,这是与人交际的根本。尽心尽力地替人家做事,就是恪守诺言,忠人之事。若是表面上答应帮忙,背地里却另有一套,也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这就是失信于人,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论语·季氏篇》第10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要有九种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白,听要听得清楚,待人接物脸色要温和,容貌要恭敬,言语要忠实,做事要认真负责,有问题要发问,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果,看见利益要想想是否该得。在说话方面,孔子强调一个“忠”字。《说文解字》释“忠”为“敬也”,尽心曰忠;《左传》说:“无私,忠也”;《周礼》将“忠”列为六德之一。忠,从心,中声,本义为尽心竭力,中心不二,心无旁骛。“忠”往往与“信”相连,“信”从人从言,意为人的言论应该是诚实的,没有任何的虚枉不实。“忠”是指人之内心毫无保留,全心全意,真诚无私;信则指人之外在言行真实无欺,足以信赖。“言思忠,事思敬”是从为人处世上说的。要想在社会中更好地生存,就要会说话,会办事。孔子教导我们,要重承诺,言出必行;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具备敬业精神。前面孔子回答子贡问政时说:“民无信不立”,恐怕是对诚信重要作用的最好诠释了。忠信是孔子及儒家文化特别看重的。在《论语·卫灵公篇》第6章记载,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意思是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行得通。孔子说:“说话要忠信,做事要笃敬,即使是不通教化的地方也能行得通了。说话不忠信,做事不笃敬,即使是本乡本土难道能行得通吗?站着时,就看到这几个字罗列在眼前;坐在车厢里,就看见这几个字倚在衡木上。像这样才能行得通。”子张把这些话写在了衣服的大带上。“言忠信,行笃敬”,即说话要忠实诚信,行为要笃厚恭敬。就君子而言,言与行是不可分割的,说“言忠信”,行为也必定是忠信的;说“行笃敬”,言语也必然是笃敬的,所谓的言行一致就是这个意思。而且“言忠信”并不是通过“言”来表现的,尽管它打着“言”的招牌。何为“忠信”?说到的能做到才叫忠信,可见忠信只靠说是做不到的,必须要靠行动来配合。孔子强调“言忠信、行笃敬”的重要性,目的是希望子张能把这六个字作为座右铭,铭记在脑子中,融化在血液里,落实到行动上。子张也确实这样做了,正因为有子张等弟子的“书诸绅”,才有了《论语》。忠信不仅是一个人的通行证,是立身之本,不忠不信,寸步难行。忠信也是君子治国安邦所依仗的大原则,《大学》云:“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在上者忠诚守信,言出即行,表里如一,就能得到人民的信服,获得人民拥戴;骄横放纵、说到不能做到,就会失去人民信赖,进而失掉民心。《论语·子路篇》第.20章,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这里子贡问孔子,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士”,孔子回答说,知道礼义廉耻,能出使四方,完成君王的任务,就是士了。子贡又问,比士稍微差一点的呢?孔子就说,宗族内的人赞扬他有孝道,乡亲邻里都把他当做兄弟的,就是次等的士。子贡又接着问,再差一点的呢?孔子回答说,说话讲信用,做事有始有终,这样浅薄的小人,可以算再次等的士吧。最后子贡问孔子,如今当政的那些人怎么样,孔子就说,那些都是不成大器的,一个个才短量浅,哪能算士呢?结合“言必信,行必果”的前后文,我们可以得知,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小人”并非我们所理解的小人,而是指地位低下的一般人,在孔子看来,“言必信,

故作矜持的回复

意思是: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

出处:《论语·子路篇》

原文: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称得上‘士’呢?”孔子说:“能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出使不辜负君主的委托,这就可以称作‘士’了。”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孔子说:宗族的人称赞他孝顺,乡里的人称赞他友爱。”子贡说:“请问再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孔子说:“说话一定要诚信,做事一定要坚定果断,这虽是耿直固执的小人,但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数得上呢?”

赏析:《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