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论语研究什么版本最好
掘金小妞的回复
问题一:《论语》最好的版本是哪个 我推荐的是中华书局杨伯钉版的,这个是比较权威的,中华书局现在有较多系列的论语,但杨版的一直是公认的好版本,忠实原著,翻译的也很好,很推荐。 问题二:论语哪个版本的好?? 我会看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出版社应该是中华书局的,大家都比较同意这本书中所认为的《论语》的成书年代,日本的山下寅次也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不过最近我在看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这是山西人民出版社的,不知道你要做什么用,李零做过考古、文献、古文字的研究,他的东西做的还是很扎实的,但是个人认为他说话比较痞。不是专业的,杨伯峻的就够用了 问题三:论语的哪个版本比较好 读者们的文化水平不同,所以才有了注释版、品读版等等不同的版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的文化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去读。 其实各个版本《论语》是没什么好坏之分的,只要你能理解书的内容,认认真真地去体会,并从中获取一些道理就好了。 马世年 甄惠娟编著的《论语》品读个人感觉不错。 问题四:想买《论语》,哪个版本比较好 如果你是还没高考,就看中华书局的《论语》。如果你是大学生或者已经毕业了,对论语不仅仅停留在字面翻译的程度,就可以看看带有评论性质的论语,比如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因为他解释的论语很据个性,并不适合学生考试用。 问题五:《论语》应该哪个版本的比较好 傅佩荣的《论语》新解,译林出版社,分上下两本。这是一个系列的书集,还有《老子》新解(上、下)和《孟子》新解(上、下)。虽说是新解,但其实很严谨,内容都是有理有据,对于有争议的部分所有的不同看法都列举出来,然后提出自己认同的那种解释,并且推论证明,举出例子。“新”的地方在于他还讲解了每一篇所蕴含的言外之意,以及对当代人的意义。 问题六:论语 比较经典的是哪个版本,哪个出版社的? 岳鏖的肯定是一般般了,没有攻击他人的意思,只是在读研时,老师就说那个出版社的书不是特别好。其实就古典文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选一个好的版本,最好的就是中华书局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论语》也不例外呦! 问题七:想读《论语》,哪个版本好 毫无疑问,首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要先背原文,因为原文已经出现很多的错误了。先读校注版,可以让你在入门的时候就看到原文应该是什么样子。名家的注释,可以避免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就误入歧途。从朱熹开始,再好不过。 问题八:学习《论语》用哪个版本好些 通俗的讲,论语现在就一个版本。只是很多人写论语 问题九:想买《论语》,哪个版本比较好 中华书局的《四书章句集注》。绝不后悔 问题十:学习《论语》用哪个版本好些? 缠解――强于曾参、朱熹、我祖先、杨伯峻、李泽厚、钱穆、南怀瑾…… 南怀瑾的别裁有点意思,于丹只适合科普…… BTW:最好只读“子曰”,别看什么“曾子曰”、“有子曰”、“子夏曰”这种夹带私货之内容。
成都陈冠希的回复
汉唐是“五经”的时代,宋以后是“四书”的时代。早期儒家经典推动中国古代社会进入“黄金时代”;程朱理学割裂了儒家与社会的广泛互动,形而上的教条成为读书人的禁锢和枷锁
诗、书、礼、易、春秋,叫作“五经”,都由孔子编订。从三代、先王之治到春秋礼崩乐坏,孔子的思想贯穿也提供了士子积极入世、匡扶天下的广阔视野、鲜活样板和圣贤情怀。那时的儒家多心胸天下的悲情英雄,建功立德、著书立说者层出不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大丈夫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才是汉唐读书人的主流声音。
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大力倡导“四书”,认为《论语》《孟子》是最重要的文献,《大学》是“初学入德之门”,《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南宋绍熙元年,弟子朱熹在漳州汇集刊刻《四书》。《大学》《中庸》的注释叫“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叫“集注”。元代延佑年间恢复科考,从朱注《四书》中出题,明、清沿袭而成“八股文。”
所以我说:“五经”的精华在于“春秋大义”,“四书”的要决在“朱注”。国家图书馆珍藏的铁琴铜剑楼蔵本(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应该是现存最老的《论语集注》了,具有不可替代的版本学、校刊学的学术价值。现国家图书馆岀版社已出影印本:《论语》形成简史和清以前的六大经典刻本、五大注释本
《论语》是记述孔子言行的主要材料。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撰而成,从书中内容可以断定其成书于战国初期。据《汉书•艺文志》,汉初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三个本子和流派。《古论语》汉景帝时发现于孔子旧宅墙壁中,为古文;其他两家为今文。张禹据《鲁论语》的篇目,兼采齐说,择善而从,完成《张侯论》。东汉末郑玄继《张侯论》,参照古论语和齐论语整理并作注,成为现行各本的祖本。
汉代《论语》已成为学者必读书,但尚未入“五经”;唐开成年间刻石于国子监,成为“十二经”之一。至宋,《孟子》始列经部,“十三经”成型。南宋以前,经、疏单行,绍熙年间最权威的“十三经”注、疏合刊本问世,后复有十行本。明嘉靖中据十行本重刻成闽本,万年间据闽本重刻监本,崇祯时据监本重刻毛氏汲古阁本。清初有武英殿本,后阮元以十行本校他本,重刻《十三经注疏》,号为善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刻本。现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影印于阮刻本,包装上乘,价格甚至仅与它社单行本差不多,阮元《校勘记序》也有补入。在世纪出版活动期间,嘉会特价收入,分享一下:历代学者研读,注释、考证之书汗牛充栋,以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北宋刑昺的《论语疏》、南宋朱熹的《论语集注》和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最有影响。何晏的《论语集解》实五人共撰,汇集了两汉至三国孔安国、包咸、马融、郑玄、陈群、王肃等诸家之说,保留了几个古本的原貌。皇侃的《论语义疏》是对何解的注解,“为后学所宗”。刑昺疏是何解的疏证,“剪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义理”,且侧重章句训诂。朱熹《集注》主要是阐发理学思想。刘宝楠正义也是注释何解,但采集了清人注释、考证,注重训诂、考订,代表了旧注的最高水平。古本不可求,有上古《十三经注疏》和中华书局《论语正义》、国图朱熹《集注》,古本也已无缺。
民国程树德的《论语集释》和现代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杨逢彬的《论语新注新译》
广州租房阿文的回复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杨先生的这本书,是以白话解释《论语》。深入浅出,解析有条理,出处明白。章节的划分,文字的校对,名物制度的考证还是让人信服的。这本书译文简洁。在读过杨先生的译注之后,《论语》中的词句含义就应该没有大问题了。这本书优点是字词解释很好,适合现代人打基础。在疏通词句方面,推荐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因为读一本书,首先要疏通词句,明白书中每一句话的字面含义。这本书主要在于它立足原文和释义,解析中正,看这本书不会理解偏歪。杨伯峻先生的版本最好,因为可以自己理解和思考。这本书优点是字词解释很好,注释严谨。如果是想看别人怎么理解的,选其他版本。看个人选书的出发点。一开始选择其他版本,看别人的看法,有容易先入为主的弊端。 因为刚开始阅读可能有一些具体的字句、名目不是很好理解。有一本白话文翻译,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除了适当的注释外,还有整句整段的翻译,可谓字义精准,是初涉《论语》的绝佳读本。所以说,这个版本比较大众化,适合大多数人。杨伯峻版注解应该普遍认可的一版。如果要深入研究的话,曹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或许还有康有为的《论语注》)等等都是绕不开的本子。 杨伯峻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民国时期的著名文字学家杨树达就是杨伯峻先生的叔父。杨伯峻先生写过不少研究古汉语语法的书。迄今为止,他最为大众所知的著作就有《论语译注》。其它各种版本的论语我都有去对比过,但是皆不如杨老先生所译的微言大义。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国学 · 272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国学 · 233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国学 · 278人浏览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国学 · 143人浏览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国学 · 272人浏览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国学 · 209人浏览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国学 · 167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国学 · 165人浏览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国学 · 172人浏览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国学 · 203人浏览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