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19 14:00 52 人浏览

论语为什么成书

清风工作室的回复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但到西汉时期仅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本子。其中鲁国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有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有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有21篇。

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心研究了《论语》,并根据《鲁论语》和参照《齐论语》,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此本成为当时的权威读本。据史书《汉书张禹传》记载:诸儒为之语曰:“欲为《论》,念张文。”由是学者多从张氏,馀家寝微。

《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后遗存下来的《论语》有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录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有48章。

推广的回复

今天我们看到的《论语》其实并非它的原貌。因秦始皇“焚书坑儒”,《论语》遭到毁灭性的对待,直到西汉时期才发现有口头传授及从孔子住宅夹壁中所得的《论语》本子,包括:鲁人口头传授的《鲁论语》20篇,齐人口头传授的《齐论语》22篇,从孔子住宅夹壁中发现的《古论语》21篇。西汉末年,帝师张禹精治《论语》,根据《鲁论语》删除了《齐论语》的“知道”、“问王”两篇,另成一论,称为《张侯论》。东汉末年,郑玄以《张侯论》为依据,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作《论语注》,是为今本《论语》。《齐论语》、《古论语》不久亡佚。曾子是孔子最年轻的弟子之一,又是在“一以贯之”之道上获得过孔子印证的人,这符合曾子在《论语》中出现的场合、身份、时间、重要性等等事实。《论语》中,曾参自始至终尊称“曾子”,曾子的语录也很多,而且非常重要。如《里仁第四》中曾子将孔子一以贯之之道,阐述为“忠恕”之门径,而忠恕(克己复礼)二字便是《论语》证道修学的核心纲领。《泰伯第八》篇还收录了几条曾子临死前的语录,也在时间上证明了曾子的弟子最后完成《论语》的可能性。因为曾子去世时,孔子一传弟子还能活着的实在是极其少了。《子张第十九》篇意在保存孔子死后各弟子教学、传承的资料,曾子的语录是压轴位置,子贡殿后却意在借子贡之口赞颂孔子(因子贡在《论语》中并不称“子”)。可见在编辑者眼里,曾子的地位超然,仅次于孔子。此篇不见有子、仲弓、闵子骞的语录列在其中。再者曾子一直生活在鲁国,也方便他进行《论语》的编辑工作。从已知的史料看,曾子死于公元前436年,《礼记·坊记》中子思曾引用“《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子思子死于公元前402年,所以《论语》成书当不早于公元前436年,不晚于公元前402年,此时间点与曾子主导编辑《论语》并不矛盾。

九十唉的回复

《论语》现存20篇,487章,其中大部分是孔子的言论和行事,基本上都是孔子的学生记录的。孔子与不同学生的谈论和学生见到的孔子的行事,分别由学生在当时记录,或后来追记。从这些章节尊称“子”、“子曰”、“夫子”,可以证明它们绝非孔子自己写的。由此也可以推断:这些章节最初记录的时间,是在春秋末年孔子生前或死后不久。

孔子学生的言论行事,基本上是由他们的学生记录下来的,这从这些章节屡用“曾子曰”、“有子曰”之类尊称,可以证明是他们的学生所记,并可以推断其记录时间大致在春秋末年至春秋战国之交的一段时间。

《汉书艺文志》说: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段话比较笼统,只说是在孔子死后其门人辑纂的。《释文叙录》引申说:

……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终,微言已绝,弟子恐离居以后,各生异见,而圣言永灭,故相与论撰。

话是说明白了,不过说是孔子的学生在老师死后大家分散之前共同编纂的,却又说错了。

《论语》487章不但不是一个人记的,而且其前后相距年代不止于三五十年。曾参是孔子最年轻的学生,孔子死时曾参才二十六岁,曾参活到七十岁,那时,孔子死后已经四十六年。《论语》中有一段是记录曾子临死前与鲁国孟敬子的谈话,那时孔子的其他门人大概都死了。由此可以证明,《论语》中时间最晚的记录,无疑是曾子的门人记的,全书中记录最多的是孔子的言论行事,其次就是曾子的言论行事,而且处处用尊称,所以可以推论曾子门人是最后的编纂者。书中有一些章节前后重复,出现于不同篇次,可证编纂者不是一人,而出于多人之手,曾子门人则是最后的编纂者。

据此考察《论语》最后成书的年代,只能在公元前429年之后;因为曾参死于公元前436年,与他谈话的孟敬子在公元前429年还从事政治活动,而敬子是谥号,因而只能成书在孟敬子死亡受谥之后。从这些考证来看,今人杨伯峻推定《论语》成书在公元前400年左右,这个推论是基本可信的。我们可以认定:《论语》是在战国初期由曾参的门人最后编纂而成的。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