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你回答 2025-09-19 11:32 187 人浏览

论语里学费是什么

瓦系桂花·Lee的回复

大约在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三十岁的时候,创办了私立“孔子学院”,开始设教授徒(钱穆《论语新注》)。孔子早期弟子颜无繇、仲由、曾点、冉伯牛、闵损、冉求、仲弓、颜回、高柴、公西赤等人先后从学。孔子周游列国回鲁后,有若、曾参、言偃、卜商、颛孙师等人又先后从学。孔子开办私学的动机,可以用《礼记·学记》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就是,君子如果想要教化人们并形成良好的风俗,就一定要从办学校、兴教育入手。

孔子办学,是收“学费”的。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7·7)脩(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礼记·少仪》中说:“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这里的“束脩”,意思是“十脡脯也”,就是十条干肉。《礼记·檀弓上》记载,齐国的大夫陈庄子去世了,向鲁国发讣告。按礼,国君对于他国大夫去世,仅需派使者吊丧即可,不必亲哭,但鲁穆公不懂这些,又不想去行哭礼,就向鲁国大夫县琐询问相关的礼仪,县琐说:“古之大夫,束脩之问不出竟,虽欲哭之,安得而哭之?”古时候的大夫与国境外的人交往,哪怕是一束干肉的往来都不可能,即使您想为他行哭礼,又怎么能为他去哭呢?这里的“束脩”,就是十条干肉,算是微小的礼物。

孔子办学的时候,收点学费大概是符合礼的。孔子办的是私学,不收点学费,孔子将无法维护基本生活了。学费的标准并没有明确规定。十条干肉大概最低标准,“微礼”,因为孔子说,只要拿来十条干肉,“吾未尝无诲焉”,我就教他。但也孔子是“被收学费”的,这玷污了孔子圣人之名。《后汉书·伏湛传》有“杜诗荐湛自行束脩,讫无毁玷”语,《后汉书·延笃传》亦有“吾自行束脩以来”语,注解将“束脩”解释为“束带修饰”。郑玄注《论语》,将“束脩”注为“谓年十五以上也”。李泽厚《论语今读》亦采用上述说法,认为这与孔子所讲“十有五而志于学”,书传“十五入小学”相应。于是,本章就可以翻译为:“从十五岁以上的人,我是没有不教的。”

关山远认为,由古人说话的句法来看,儒家《十三经》里,没有任何一处是以“自行……以上”来表达的,而“自……以上”的句法则出现两次,都是在《周礼·秋官司寇》里,原文是“自/生齿/以上”,亦即从“长出牙齿”(约一岁)以上的小孩,才可以登录在户口上。而“自行束脩以上”句读成“自行/束脩/以上”,就可能有“自己带着/薄礼或学费/来见我的”这种意思。正确的句读和解释是“自/行束修/以上”,也就是说,自十五岁以上。

胡闹的热风的回复

十条肉干

孔子收的学费是十条肉干。从《论语·述而篇》可以看出:子曰:“自行束_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_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_”。

唐代学校中仍采用束_之礼,并由国家明确规定,不过礼物的轻重,随学校的性质而有差别。教师在接受此项礼物时,还须奉行相当的礼节,束_的致送,表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古人对老师是十分尊敬的,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在孩子入学拜师时,人们一般都要给老师送上珍贵的“束_”作为见面礼。学费即是“束_数条”,束_就是咸猪肉,后来基本上就是拜师费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学费。

孔子的流动学校是个脱产班,虽然管饭但不许你干其他的事情。但是等学生学成之后,孔子是能够帮他们介绍工作的,一上班起步就是县处级干部。之前咱们说道那些被介绍道各大家族上班的弟子,要么是大贵族的家宰,要么就是某个食邑的长官,或者是国家的外交官。所以孔子收学生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收入,而是要通过学生们将自己的治国理念传播开去,让更多的百姓在仁政下幸福生活。

除孔子在《论语》里提到束_,《晋书·慕容_载记》里也用到了这个词:“平原刘赞儒学该通,引为东庠祭酒,其世子_率国胄束_受业焉。”这个叫_的世子带领贵族子弟找刘赞求教,也要带肉干行拜师礼。

朱熹说:“束_其至薄者。”在朱熹看来,10条腊肉算不上什么厚礼。

古代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肉算是奢侈品,老百姓吃顿肉很不容易。

林则徐小时候家境贫寒,10多口人除夕夜才能吃上一大盘素炒豆腐,估计“三月不知肉味”才是常态,不可能像现在人,一天不吃肉就睡得不踏实。

在孟子生活的战国时期,70岁以上的老人才能吃上肉,有地位的人被称作肉食者。综合这两点,足见肉之稀有。

那时没有冰箱冰柜,保存肉类很成问题。如果当天吃不完,就先用水把肉煮透,然后用盐抹匀,悬挂在屋檐下阴干,像风干腊肉一样。

带孩子拜师时,把肉干扎成一捆,供先生慢慢享用。想象一下这个画面,都有些唇齿留香。

虽说孔子定下了学费的标准,但他同时坚持了“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弟子三千中,颜回、子路、卜商、冉求、仲弓、原宪、伯牛等人都是出身寒门的穷学生,孔子都把他们培养成了谦谦君子,并没有因为谁给不起束_而拒之门外。

冥语.国的回复

孔子教学生要收取的学费是10条干肉,名曰束修,名义上是学生的见面礼。孔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修就是十条捆拢在一起的腊肉。孔子要他的学生初见面时给他送十条腊肉,作为学费。这是他收费的最低标准。凡自愿给我送上十条腊肉,我从没有不教他的。孔子就这样简单。孔子说,不好意思,本人也有家小,每日青菜豆腐总不可少,就收那么一点点、一点点。扩展资料

孔子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影响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又去教学生,培养了很多人才。孔子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对孔子十分尊敬,称其为“万世先师”。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概有七十余位。其中孔子最欣赏的优秀弟子。他们是:

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

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

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

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

仲由(子路,少孔子9岁)鲁人,卞之野人,尝食藜霍,负米百里之外。

颜路(颜回之父)鲁人

曾点(曾参之父)鲁人

公冶长(孔子之侄女婿)齐人,曾坐牢

孟懿子(鲁国贵族)

南宫敬叔(鲁国贵族)

冉耕(伯牛,少孔子7岁,冉雍之叔伯辈)鲁人

闵损(子骞、少孔子15岁)鲁人,事父母至孝

孔子本身是贵族出身,政治上仍力谋恢复旧制度(复周礼),但在教育方面,他却主张打破一切界限,让人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他一手把官学转为私学,把属於贵族的知识材艺传授给一般庶民。他所收的学生,就阶级身份以致资质方面来说,都是相当复杂且多元的。

他对自己的学生,不论贫富、不别亲疏贵贱,均一视同仁。有的学生父子两代,或叔侄两代来求学的,如颜路、颜回父子、曾点、曾参父子,冉耕、冉雍叔侄。有的学生终生跟随他,如子路、颜渊、子贡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月不知肉味出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束脩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