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良药苦口利于行。——家经
11、年夜道之行,全国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公例久远。——易经
15、平易近为国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成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勤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认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6、正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正人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8、高昂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30、正人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31、巧语乱德,小不忍则乱年夜谋。——孔子
32、道分歧,不相为谋。——孔子
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
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
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38、平易近可使由之,不成使知之。——孔子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
中学生国学经典名言名句
,必有一失踪;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达则兼济全国。——《孟子尽心上》,学而优则仕。——《论语》,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而知也无涯。——《庄子摄生主》,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叫》,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谬以千里。——《礼记》,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学生规》,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小人求诸人。——《论语》,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水则覆船。——《荀子》,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经常做不怕万万事。——《呻吟语·应务》,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平之言,亦可认为成人矣!——《论语·宪问》,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正人。——《论语》,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行者常至。——《晏子年数》,后事之师。——《战国策》,谦受益。——《尚书》,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从恶如崩。——《国语》
中学生国学经典名言大全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高文》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成活。——尚书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凹凸而求索。——屈原《离骚》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师长教师传
8、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0、非恬澹无以明志,非恬静无甚至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摄生主》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年夜焉。——《论语》
13、问渠哪得清为有泉源活水来。——宋·朱熹《不雅观书有感》
14、生算作人杰,逝世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尽句》
15、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8、疾风知劲草,岁冷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9、国以平易近为本,平易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20、希看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