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的意思:然后、方才、就,表承接。整句的意思: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该句出自《资治通鉴》中《孙权劝学》一文,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孙权劝学》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翻译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孙权劝学》注释 1、此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文题为后人所加。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黄龙元年(222)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如今在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2、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6、当涂:当道,当权。当:掌管,主持。“涂”通“途”,道路,仕途。 7、掌事:掌管政事。 8、辞:推托、推辞。 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书籍。 11、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2、邪(yé):后写作“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但:只,仅。 14、涉猎:粗略地阅读。 15、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6、耳: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罢了。 17、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18、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动词表趋向,从事,进入。 19、及:到了……的时候。 20、寻阳: 县名,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21、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2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3、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24、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吕蒙的小名,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25、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积学修德之人。 26、即:就。 27、更(gēng):重新。 28、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睛。待:对待,看待。 29、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0、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31、遂:于是,就。 32、拜:拜见。 33、别:离开。 《孙权劝学》赏析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孙权劝学》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吴军大将吕蒙年少时不爱学习,后来听从孙权的劝告,“笃志不倦”地博览群书,学问大进。此文即是司马光根据史料整理改写而成的文章。 《孙权劝学》作者介绍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次年,判西京御史台,居洛阳十五年,专门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哲宗即位,还朝任职。元丰八年(1085),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朝政,排斥新党,废止新法。数月后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收录于《司马文正公集》中。 参考文献 1、尹军华编. 语文记忆[M]. 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语文 八年级 上:语文出版社3、涂秀虹,林红主编. 我们的接力[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4、楚雨主编. 初中古诗文详解 八年级 下[M].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5、焦金鹏主编.国学经典诵读丛书 资治通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国学心学经典
读过的国学读本有以下几个:1、《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值得我们认真的读一读。《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现存的《论语》共20篇,492章。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时常会听到《论语》中的话,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经典的道理。2、《诗经》。《诗经》现存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如我们熟悉的《关雎》、《桃夭》、《氓》、《蒹葭》等;《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3、《道德经》。《道德经》又称《老子》、《五千言》,是老子的著作。文学大家欧阳修曾言: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鲁迅先生也曾说道:不读《老子》一书,就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4、《孟子》。《孟子》一书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书中的很多比喻、寓言等,多为后人引用,并逐渐化为成语,如“揠苗助长”、“明察秋毫”、“出类拔萃”、“好为人师”等。5、《说文解字》。许慎的这部《说文解字》是一部划时代意义的字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是科学文字学和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全书共分540个部首,收字9353个,另有“重文”(即异体字)1163个,共10516字。许慎发展了六书理论,并把六书理论用于实践。
国学易经经典
当然有讲究了,顺序不对,效果减倍,明伦网育心经典教材配套的累积式教育法中的读经顺序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供你参考,如下第一个线程就是学这些“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孝经》,这是经类的。
第二个线程是学“典”的,《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这一类,难度也是介于中间。
第三个线程是学《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弟子规》 《成语接龙》 《诗词启蒙》 《文学启蒙》这一类的,装修类的,比较基础的。
三线程,用经典来说:就是经 典 其他,
用难易程度来说,就是难 中 易
用建筑来说:就是钢筋 水泥 其他,
用吃饭来说:就是菜 饭 汤;
用吃饭工具来说:就是碗 筷 勺,
我们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从生活中寻找智慧,道在生活,生活永远充满智慧,我们许多人却舍近求远,从许多大师那来找到,永远实行不了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