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原是佛教语,比喻因果报应关系。后比喻做了什么事,便得到 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常识人人皆知,但是我们语文教学也会犯这种常识性的错误。 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向幸福出发”栏目,有一回采访了一名叫李尚荣的6岁天津女孩。小女孩一上台,张口即来:“小女 子自天津来,常闻二位盛名。不曾相见,时常渴慕。今日得见,兄台气宇轩昂,温文尔雅。阿姊明眸善睐,绝代风华。果然名不虚传,不胜荣幸。” 第一回合,小女孩闪亮登场,语惊四座,主持人甘拜下风。 女主持人接着问:“你的偶像是谁?”李尚荣说她的偶像是李白,马上即兴背诵一首 她最喜欢的《登金陵凤凰台》。她有声有色的背诵博得台下阵阵掌声。男主持人问:“还喜欢哪位诗人?”尚荣马上又背诵白居易的《长相思》,并且对“长相思”的内涵作出了准确的解释。 第二回合,李尚荣凭借自己丰厚的诗词文化底蕴,让两位主持人感叹“自己好没文化”。 女主持人又挑起一个话题:“尚荣,你能用诗歌来形容我们两位主持人吗?”尚荣爽快回答:“可以。我先形容你吧: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言罢问道:“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此言一出, 演播厅里是一片笑声、掌声,女主持人羞得满脸通红,坐立不安。 男主持人试探着问:“你可以点拨我几句吗?”尚荣脱口而出:“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 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话音刚落,演播厅里一片惊呼! 第三回合,李尚荣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诗词,恰如其分地形容两位主持人,她身上所展现出的中华诗词文化的魅力,让所有的观众折服。 通过与李尚荣母亲的访谈,我们了解到这名6岁的小女孩已读过《黄帝内经》《易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三 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国学经典,并且已经认识4000多个字。李尚荣母亲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小孩子没有难易的概念,我们认为古文难,小孩子一识字就接触古文,她并不觉得难。”因为对刚启蒙的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的,无所谓难易! 李尚荣为什么能出口成诗,口吐莲花?为什么两位主持人做不到?为什么我们做不到?这不得不追根溯源。 我们是读什么长大的?我们是读白话文长大的。白话文的特点是什么?通俗易懂,明白如话。你希望从小读白话文长大的人,能出口成章,出口成诗吗?你种下的是“豆”,希望 长大后结成“瓜”?这可能吗? 李尚荣是读什么长大的?她是读《易经》《诗经》长大的,她是读《唐诗》《宋词》长大的,她是读《笠翁对韵》长大的。汉语之美美在哪 里?美在音韵,美在形象,美在意境,美在古诗文内在的气势。音美、意美、形美、气美, 到哪里去找寻?只有到古诗文中,到唐诗宋词 里,到《古文观止》等经典名篇中,方能得其真谛,得其神韵。白话文把汉语之美大半丢失了。李尚荣是读诗长大的,读经典长大的,她怎能不“腹有诗书气自华”呢?人家种的是 “瓜”,当然得的也是“瓜”了! 有人说,李尚荣有天赋,是个案,没有普遍意义。不是我们的孩子成不了李尚荣,而是你本人没有成为像李尚荣妈妈那样有见地,有学问的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小读诗长大的孩子,长大后自然能出口成诗。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小学语文教学》孙双金
国学经典100篇
一生必读的100部国学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仪礼》、《春秋公羊传》、《孟子》、《后汉书》、《三国志》、《南齐书》、《魏书》、《北齐书》《南史》。经典造句如下: 1、他常爱望文生义地理解经典文章。
2、泰山是五岳之首,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经典的诗篇。
3、这首经典音乐特有的韵味让人们深深陶醉了。
4、佛教源远流长,经典浩若渊海,这要看你如何去领悟。
5、它很经典,读起来更兴趣盎然,如饮甘露如食甘贻。
国学经典美篇开头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诗歌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诗歌作文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歌作文 篇1 一幅幅壁画在镜头前呈现,关于战争的纪录片通过黑白的方式描绘着历史,再配上我听不懂的音乐,我带着满脸问号开启了对《掬水月在手》这部电影的探索。 因为在观影前,我对这部电影所讲述的人物和历史一无所知,所以当我达不到电影的境界、看不懂情节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当叶嘉莹讲述自己的故事时,总会有一段文字或者图片在银幕中出现。大部分是叶嘉莹自己做的诗词和写的文章,这样看来,好像她的一生可以用一本诗集来阐述。 叶嘉莹讲述的故事中有一大半都是跟诗有关,感觉她的人生要不就是在做诗,要么就是在讲诗,要么就是在去讲诗的路上。她的生命,跟她研究诗词的态度,对诗词的理解,已经是浑然一体、难舍难分了。 她的一生看似乐观且平淡,但其实则恰恰相反,她的一生跌宕起伏,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情节不占少数,亲离子别的不幸一样不差的落在她的肩上,好似她应该郁郁寡欢悲伤一辈子。但叶嘉莹并没有,正是因为她把一切都用诗歌表达出来。从她诗词中的一字一句中可能包含着泣不成声的感情,但如若用诗词抒发完之后,又会将心态放平,生活变淡。叶嘉莹的朋友总说她很乐观,对于什么都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这跟她对诗词的不可分割有关。 她的经历总是和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似她的一生都是为诗词所活。她也确实在诗词这一领域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和威望。这让我感受到了:如果人在一项领域中专一研究一辈子,那必定是会有所收获的,甚至是有很大成就的。 诗歌作文 篇2 你在月下轻叹一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的惆怅与孤寂,我是记得的。 你在漫游中度过了大半生,李白,你的喜怒为后人留下了传诵的经典;你的哀乐为我们展现了豪放旷达的美篇。当从你的诗中读出你那犀利的感情与非凡的意境时,我想,我是倾心于你的。当在你的诗中寻找到我前进的方向时,就注定,我将乘着你诗歌的翅膀一路成长! 是啊,你在怀才不遇,颠沛于人生流离中时,仍以旷达的心态挥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名句。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身影,又怎能不让我铭记你的精神和意志?又怎能不让我在成长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打起勇气?吟着你的诗句,我坚定向着也许坎坷、也许不易的未来毫无顾虑的迈开大步,尚还稚嫩的眉宇中写满了坚毅与自信,不畏失败的挑战和前方的艰辛。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你,让学会了挑战与自信。 而在我经历失败之后,尤其是最不堪的失误:就像自己本以为发挥得很好的文章意外落榜;就像自己在演唱最熟悉的乐曲是意外破音;就像自己在课堂上自信满满的说出了答案,可结果却是错的……这些是让自己最接受不了的难堪。可是,当我想起你在茫然踌躇时仍会举杯吟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时,我坚定了信念。是的,世上能有什么可以让自己颓唐不堪的呢?只要想起你,你那些被世人传诵千古的诗词,我定会从失落中站起来,再一次坚定自己的脚步与梦想。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你,壮大了我将要坠入深渊的心,是你,让我学会了勇敢与坚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便你颠沛流离,但仍能不畏权贵,洁身自好,淡泊名利。这不但使你留下了千古美名,更让后人领略到了你高洁的风骨。而我不仅要敬佩你,仰慕你,更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在成长的道路上,正是你,让我懂得了坚韧与清高。 李白,你是中国诗歌道路上一尊永恒的丰碑。你那雄奇豪放的诗词歌篇,我将以它为师,为友。在我成长中最迷惘的时刻,我的目光将会因它而变的明晰,坚定…… 诗歌作文 篇3 诗歌是诗人的语言,有时我们能读懂诗歌,有时却又摸不着头脑,让人费解。那是诗歌有一种别样的美丽与哀愁。 诗人大概是最为特别的作家了,他们自己有一片天地,容不得外人胡乱闯入。在那片或广大或狭小的天地中,他们随心所欲地恣意地表达着自己最强烈的感受。他们为真理而高歌,为真善美而呼吁,为不公而控诉,可悲的是,世上仅有少数人懂得他们的心灵。诗人自己知道得太多了,但又甚少有人知道他,诗人是痛苦的,他们的每一刻都在挣扎中度过,海子卧轨自杀了,顾城饮弹自尽了,可见,诗人本身就是令人哀伤的。 海子说:“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他应该是流着泪写下了这句吧!他一无所有,全世界他最贫穷!“在春天,野蛮而复仇的海子/就剩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黑夜的儿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看哪,诗人多么疯狂,简直可以说是变态!一旦他们进入那个布满哀愁的房间,他们就永远的把自己锁在里面,再也不能出来! 可是诗歌中也不全是哀愁!偶尔我也能窥见一些美丽的诗句,欣喜若狂。是有这么一群诗人的,他们摇身一变成了画家,用最最怪异的颜色,线条描绘这个世界,他们的爱人。“行云接受远天的邀请/风筝飞出公寓/杜鹃烧红了山岭。”这是这一类诗人眼中的春天,可爱得让人心中温暖,还有“蜻蜓结伴到路上欢迎/一只野兔蹲伏草径,竖耳/倾听,迟到的脚步声走近走近……/被东风吹暖的湖畔/阳光晒绿的桦树林/鹳鸟们不耐等待,相继/逸出云山荡漾的倒影。”我坚信,诗人,这一类诗人活在春天,他们对春天的世界无限怜爱,使得诗歌又有了美丽的一面。美丽的诗歌与哀愁的诗歌是两个极端吧! 转念一想,大概诗歌因美丽而哀愁,又或是因哀愁而美丽吧!也许这诗歌的美丽与哀愁是无需明划界限的,诗歌美丽并哀愁着。 诗歌作文 篇4 诗造就了情,画描绘了意。 现实社会中,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古代百姓那种悠哉游哉的情趣呢?从小学到中学,有“陶渊明的朵朵菊花点缀了朦胧的南山,龚自珍的片片落红幻化成软软的春泥,晏殊的独自徘徊寂寞了曲径通幽,温庭筠的脉脉斜晖笼罩着悠悠的碧水”陪伴着我,令我感到丝丝诗情画意,整个人就像融入了陶渊明、龚自珍、晏殊和温庭筠的诗中,不能自拔。现在的诗好像遗失了古代的神韵,也没有了那种令我不可自拔的感觉,是因为自身因素么?我也弄不懂,我只知道,每当学习古诗,我都有一种难以表达的情感,还记得有一首令我难以忘怀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了一幅梦境般的景象,不受物质限制、欢乐的理想世界,表明作者心志,是我向往的世界之一。虽然现实生活离理想世界还很远,我们仍然会怀着向往的心情去看待现在的生活,因为这里毕竟有一份属于我们的氧气,属于我们的空间,更幸运的是,有一对疼爱我们的父母。 诗,你让我怀着“东篱采菊,南山饮茶”的心境,去“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赏“禅房花木,曲径通幽”,品“荷笠斜阳,青山归远”,忆“黄梅时节,棋子灯花”。 我真的很感谢你,在我沮丧时,带我远离这个不开心的地方,到达另一个像桃花源般的世界,那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没有喧嚣,有的只是笑声,有的只是婉转而悦耳的鸣叫声,我喜欢“野外放牧”“蜻蜓点水”给我犹如母爱般的慈祥,暖暖的,像投入母亲的怀抱中,任何风雨都不能将我们分离。 精彩的你,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青绿。在清闲的午后,在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你,用心灵读你,我心中的诗。只要你的存在,我的世界似乎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诗歌作文 篇5 有多少人为爱去放弃一切. 金钱和名势. 又有多少人为爱去默默的守候着曾经的承诺. 有多少人为爱曾经在老杨树下独自徘徊. 又有多少人为爱曾经海誓山盟. 依依不舍. 有人说 爱,是前世修来的缘份. 也有人说 爱,是朦朦胧胧的伊甸园. 爱,是苦涩的种子;慢慢的发芽、再慢慢的成长. 爱,不是虚伪的表白;更不是金钱和肉体所换来的买卖. 爱,是一种精神. 爱,是一种奉献. 爱需要的是默默的付出,不是虚伪的色彩和装饰. 爱,是一种力量. 爱,是一种高尚. 爱,是一种纯洁. 爱,是民族的团结. 有爱的地方才有温暖. 有爱的角落才有色彩. 有爱的地方才有梦想. 有爱的家庭才多姿多彩. 诗歌作文 篇6 诗歌的殿堂通向遥远的前方,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我们认真阅读了“阅读材料”,并制作了有关诗歌的小诗集。在我阅读“阅读材料”时,我通过各类工具书等,了解了诗文的含意、背景及诗人简介,通过老师的讲解,我还拓展了知识,特别是在学习《太阳的话》时,开始,我只单纯地知道这是通篇用拟人手法的诗歌,后来,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更深层的透视了全文,了解了本文是作者抵达延安的第一首诗…… 通过制作小诗集我提高了动手能力,了解了诗歌含义,积累了写作素材,扩大了知识面。在编排版面时,为了让文章分类得更具体,我理解了大部分诗歌的意义,往往一个小时只能编排十首左右的诗歌。我也逐步发现编写文章时,阅稿十分重要,不但要透彻了解诗歌含义,进行分类,还要理解背景,以便更好地分章。在分章编写时,常常需要分栏,而空余的位置就要穿插些有关诗人的简介。编写时,因为对诗人并不了解,便开始阅读,一些在平时我认为乏味的知识,现在变的丰富、有趣。 通过此次活动,我的收获颇丰,但在拓展知识时,我有许多不懂的生词,足以证明我知识的缺乏。通过这类活动,我一定要更多的补充此类知识,以便而后知识得以融汇贯通。 我已追随诗歌的脚步,迈入诗歌的殿堂,在诗文中享受诗歌简练的独特魅力,在诵读中感悟诗歌或喜或悲的意境,在分享交流中领会诗歌中的动人情感,让我们一起在诗歌的课堂熏陶心灵、陶冶情操吧! 诗歌作文 篇7 爸爸 爸爸 你给了我感受爱的生命 在幸福中明亮着我的眼睛 让我看到你从无哀怨的'善良 那是你给我的力量 在逆境中笑着抵挡 勇敢的坚强 那是你给我的勇往 发自心底的光明 周围的一切才是阳光 爸爸 原谅您的孩子曾经是多么倔强 任凭自己漫无边际的闯 忘了家里有你满手的老茧堆砌的天堂 爸爸 原谅您的孩子曾经是多么莽撞 任凭自己天马行空的想 遗漏你的脸上已烙下饱经风霜的沧桑 爸爸 光阴已流淌你太多力量 为何不忧伤的讲 您的孩子已茁壮 如同你厚重的手掌可以打造我的愿望 爸爸 岁月已耗去你太多重量 为何还拼命的扛 您的孩子已成长 如同你结实的臂膀可以停靠我的梦想 爸爸 您的孩子就在你的身旁 等你分享最爱吃的糖 诗歌作文 篇8 这段时间里,我们学校举办了许多的活动,目的是让同学们才艺见长。有拔河比赛、美文诵读、经典诵读暨英语风采大赛,还有我们和别的班私下举行的篮球比赛。可对于我们班来说,大多数(比赛结果)都不是理想中的那么好。这一切,我认为与班集体团结有一定的关系。 我们七信班,“七信”谐音“齐心”,那就是齐心合力,可是,同学们有的时候却不团结。例如我们排练《将进酒》时,大家有时太累了,就不怎么听老师指挥,我急了,就只有大声吼他们。我知道那么大声吼不好,可我要是不吼,就可能没有一个人听。 最后我们的《将进酒》并没有取得任何奖项,我觉得是大家的状态不怎么好。《将进酒》这首诗是在李白人生失意,在京城长安遇到一些挫折时写出的,表达了他怀才不遇时惆怅超然而浪漫的情感。应在朗诵时,做到声音洪亮、大气磅礴,把李白幽怨超脱的心情表达出来。上台前,我们的老师再三嘱咐我们,声音一定要大,可能是因为上台紧张的原因吧,同学们的声音并不那么响亮。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朗诵时不整齐,大家都怕读早了,要听到别人声音才敢开口,所以我们朗诵时,好多诗句的开头都是参差不齐的。我觉得我们大家其实可以发挥得更好,也许是因为怯场,也许是练习的次数不够多,没把握好主旋律的调子。 众志成城,无坚不摧,无往不胜。七信班的同学们,也在比赛结束后有后悔,有反思,自己为什么不在比赛时好好发挥,如果全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凭众人的气势和震撼力,与有效获奖分数的0。02,这微妙的差距,就跨过去了。台上三分钟,台下千日功啊! 不过我觉得,这一次的比赛过去了,我们汲取了这一次的经验教训,扬长克短,团结协作,成功的最佳点就一定会找到。 七信七信,肩负重任。团结拼搏,下次必赢! 诗歌作文 篇9 在中华民族历尽风霜的苍茫大地上,燃烧着传承五千年不息的文明之火。“国学经典”无疑是一个蕴涵着情感力量与神圣感召力的字眼。其中最有特色的——便是古诗。一首诗,就是一篇文章,一本书。 诗,散发着一种让我难以抗拒的魅力。我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古诗的魅力。 小时候,跟着大人们牙牙学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博得大人们一片鼓励和赞扬,那时我就知道,诗,是一个好东西!能让我赢得表扬,于是我囫囵吞枣背下一首首古诗,获取更多掌声;却始终,不解其意。 再大些了,我上小学了。懵懵懂懂地知道了,诗是有蕴意的。原来诗不只是一些汉字组成的句子而已,诗,也是有他自己的灵魂的。于是,我开始慢慢的、小心翼翼地抓住诗的神髓,在诗海里探索着前进,在清晨烟雨中体验“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在夕阳西下中感受“黄昏月影残菊落,晚风秋水澹碧波”。诗的奥妙,我终于摸到了门槛。 入初中了,我终于一脚跨进了诗歌的大门,我可以在诗中感悟诗人的情感,体会诗的意境,我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中体会到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的春景的美好。在“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中明白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同一首诗,在不同的年龄读,有不同的感受,也会有不同的收获。 就拿“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说吧。小时候只知道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再大些,就知道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到知道了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自我范围,摆脱主观成见。像这样的收获还有很多,很多…… 由句子到意境,我不知不觉中就有了许多阅读感悟,诗文没变,感悟却变了,为什么? 原来我一直在成长。感谢古诗的陪伴! 诗歌作文 篇10 我尊重每一个忠实的劳动者 他们实践着春华秋实的奔波 朴素的眼神里情感丰赡 结实的肌肉里贮备着各式各样的欢乐 没有花言巧语的装饰 不必望穿秋水的执着 他们相信汗水就是黄金 只有忠实付出才能够 拥抱那沉甸甸的金色收获 赤黄色的土地是他们赤黄的肤色 在蓝天下,心胸就应该向蓝天一样宽阔 看青山不说一句话 青山永远不会寂寞 到处有鸟语花香 四季都是生机勃勃 看江河演奏着激越的旋律 高唱雄壮的豪歌 身为一个男人,就应该 顶天立地地活着 举手可以托起太阳 涉足可以跨越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