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国学,要从“根”上学起,也就是从儒家经典入手,幼儿通过国学启蒙,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为以后小学、中学正式学习国学知识奠定基础。启蒙先学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再学论语、孟子、诗经等。 课程设置: 1、文化课程: 经典一 《弟子规》 ――精读精解,学以致用。 该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分五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的守则规范。该书被认为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国学堂通过解读、引导背诵及实践指导等方式让幼儿无形中将圣贤言行实行于日常生活。 经典二 《二十四孝故事》 ――故事教学,寓教于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本经典的选讲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孝敬长辈的故事,让少儿形成孝亲的价值观,改变身心。但原书中有不少封建落后思想以及糟粕例如郭巨埋儿奉母等,现代幼儿教育需要注意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可编成小故事,让幼儿表演节目,在游戏里寓教于乐。 经典三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需要摒弃,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经典四 《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囊括历史、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经典五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典六 《千家诗》 ――诗词熏陶,出口成章。 《千家诗》用以陶冶少儿性情的诗歌读本,旨在用咏歌古诗“以养其性情”。共选诗200余首,大部分语言流畅,词句浅近,易读易记,包括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名诗。通过经典古诗的讲读让幼儿从小培养国学兴趣。 经典七 《论语》 ――名句选讲,奠定基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熟知的很多名言都来自《论语》。本书影响了全亚洲及更广范围,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理。本经典的学习使幼儿对我国国学经典智慧有一定了解,并实用在日常生活中。 2、体验课程: 1)国礼基础及欣赏 以春秋国礼为基础,通过幼师教学和幼儿表演教学,让幼儿对中华礼仪有一定了解,对培养幼儿尊敬师长、文明礼貌有较大促进作用。 2)国术基础及欣赏 以传统武术为主,通过专门武术教练指导简单的武术动作,让幼儿培养坚强、勇敢、谦让的性格和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的品德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体验课程为选修其中一门,在实际体验中更深刻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开发潜质,提高兴趣,提高整体文化修养。 关心幼儿健康成长,关注幼儿教师培养,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我是孔娃,期待和你一起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更期待你的 「喜欢」 和 「关注」。
国学经典对幼儿的教育意义
幼儿国学教育是一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方式,它有着很多好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幼儿国学教育的三大好处。
提高识字量
在幼儿国学教育篇章中,会有很多高频字和词语出现,孩子们在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认识这些汉字,相应的,孩子们就能够对这些汉字熟悉,熟悉的基础上,就会记住这些汉字。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国学诵读,是幼儿国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孩子们可以实现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其他演讲口才的训练。
提高道德修养
国学经典中,都是古文关于道德,关于人性方面知识的孩子们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对这些基本的道德知识进行耳濡目染,孩子们也会渐渐具备这些良好的品质。
幼儿诵读国学经典的好处
幼儿学习国学的好处有很多,但是有不少家长却不知道,以为国学就是多背了几篇文章,还误以为学国学思想会腐朽,其实不然,学习国学不但可以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下面我们来看看详细内容!0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02古时的经典、蒙书,包含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经典可以让孩子吸取修身、做人、治学之道。具体如孝顺父母,团结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读经后变得“懂事”了。03对孩子未来思想有很大好处现代社会的很多弊端和问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学习经典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强后盾。04增强语言能力诵读国学,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语文基础。而语文基础好,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石。通过学诵读经典,孩子的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孩子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孩子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05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06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07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08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不少于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09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10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11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12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13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