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可以这么上“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随着一曲耳熟能详的京韵大鼓版的《四世同堂》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播放,人大附中语文教师、国学博士刘成章开启了《四世同堂》这一经典作品的课堂阅读。歌曲听罢,刘成章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学生此前的读书笔记,引导学生对“瑞宣”这样一个既接受过新式教育又饱受传统羁绊的矛盾人物性格进行讨论。一位学生举手念自己的读书笔记说:“以前只看过《四世同堂》的片段,读完全书之后,我觉得更理解瑞宣了。他善良,正直,具有爱国思想,却又软弱忍从,受着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既想‘尽孝’,又想‘尽忠’,只得在不能两全的境地中优柔寡断,苦闷不已。”另一位同学补充道:“我觉得在瑞宣身上集中体现了家庭观念与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但他从惶惑到偷生,最终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表达对主人公瑞宣以及书中时代背景的理解,一节语文课上得精彩纷呈。短短45分钟结束,刘成章布置课下作业:“我的上联是‘惶惑偷生饥荒中委曲求全保家四世同堂’,谁能对出下联?”作业虽然不多,但平仄押韵,真的还需细细思量,还未走出课堂同学们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这是在“走近文学经典名著,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现场会上,记者听到的一节语文课。名著阅读是人大附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举措,人大附中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把“名著阅读”带入了语文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广阔的名著阅读世界。阅读是语文教育之本“语文教育的根本就要是读书,这个根丢了,就难怪语文教育‘百病丛生’。初中三年一共600多个学时,我们老师和学生围着六本语文书、100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三年的时光,注意力高度集中在中考范围的1000多个词语、22首诗词、18篇古文上,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风干的黄瓜’,本该血肉丰满、魅力无限的古文也变得无趣。”谈起当初发起经典名著进课堂的初衷时,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不禁感叹起当下的语文教育。在于树泉看来,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而课本之外的阅读则是浩瀚的海洋。“一旦远离了读书的滋养,学生的精神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田园就会荒芜。语文课程应当引导学生多读书,我和我的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事不想带着孩子整天在蜗牛角上较雌论雄,我们渴盼打破课本的禁锢,带着孩子们跳出题海、畅游书海。”于树泉介绍说,人大附中通过整合语文教材,将名著阅读真正带入课堂,学生每周写1篇读书笔记,形成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语文教学法。同时将名著阅读纳入教学评价中,通过过程性评价及考试评价,促进学生阅读;形成了人大附中初中学生三年的推荐书单,既读“有字书”,又读“无字书”,形成了读书、观影、参观“立体式阅读”模式;营造读书的“场”,学生读、师生读、家长读,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据粗略统计,2010年至2012年两年间,人大附中初中学生人均课外阅读名著在20部以上;学生初中三年人均写读书笔记两万字以上。阅读可以形成巨大的“场”“一上中学,老师便‘赶着’我们读书,这使我这样从小就接受‘课文生词天大’教育理念的同学感到极其不适应。先是被逼着扫完罗广斌的《红岩》,又是囫囵吞枣地看完《林海雪原》。直到我翻开了老舍经典《四世同堂》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书中的那股‘刚劲儿’,那是一股热烈的气息。”学生丁子扬提起自己上语文课的感受时如此说道。“回眸过去的一年,竟然读完了13套共18本书,而其中有近半都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要知道,我上小学时连茅盾文学奖都还不知道呢,漫画与科普似乎占了我原来读书的大部分比例。然而上中学的这一年,我读书的兴趣完全转变了,如今长篇小说、名著经典成了我的最爱。”学生杨天啸对比自己一年前后的读书变化,不觉赧然。语文老师吴凌讲起这几年的读书经验时,更是兴奋不已,特别分享了一个案例,班里的一位学生因为喜欢在教学楼的角落读书,还影响了学校值班的保安,现在保安值班室里经常放着一本书,大家轮流阅读。“我最期待的是每周一打开孩子们的读书笔记,分享他们阅读后的思索、质疑和收获。我和学生、书籍和我们、文字和思想、方寸之间和浩瀚世界,各不相同的思想火花在安静的阅读中激情碰撞。”吴凌说。
小升初国学经典试题
《小升初资料|小升初语文资料可打印》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FNrWekuDlBEKghuQmOxRA
?pwd=4ksk 提取码4ksk
小升初资料|小升初语文资料—可打印|历年小升初数学试卷|重点中学小升初英语经典试题(六套)及答案.pdf|小学英语总复习和小学英语毕业考试技巧5.ppt|小学英语总复习单词短语句型总汇.pdf|小学英语句型转换总结及练习.pdf|小学几何图形知识点汇总.pptx|小学必会图形求面积的10个方法!图文并茂,为孩子收藏.pdf|小学奥数行程、追及....总复习.pdf|小升初英语知识专项训练(基础知识)-语音基础.pdf|小升初英语丨【名词】基础知识专项训练.pdf|小升初英语复习重点.pdf|小升初数学衔接难题答案解析.pdf|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题.pdf
小升初国学经典语录
小升初语文知识积累(一)
一、名句归类
1、劝学类: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劝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 游《冬夜读书示字聿》
2、惜时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汉乐府 《长歌行》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送别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 维 《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 适 《别董大》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 《赋得故草原送别》
4、四季类:
春天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 熹 《春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 甫 《绝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游园不值》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夏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秋天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 牧 《山行》
冬天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 《江雪》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柳长卿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爱国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文天祥 《过零丁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岳阳楼记》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绝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 游 《示儿》
6、友情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 白 《赠汪伦》
7、思乡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 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 白 《静夜思》
8、节日类: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元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 牧 《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 轼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