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
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
国学经典智慧配乐
有天跟朋友聊天时谈到背诵国学经典是一种很好的开发孩子潜能的方法。朋友问国学经典孩子都不理解意思能有用吗?当时我的回答是:有用。我当时是从提升孩子记忆力来思考的,当持续大量往大脑中输入讯息,而不是用左脑逻辑思维来理解记忆就能很好激活右脑潜能,打通右脑回路,自然就能提升记忆力。但是最近又有了新的发现:只有听过记住一些大道理才有机会在去参透这其中的大智慧。生活中处处饱涵大智慧,如果我们脑中没有这些大道理的指引,我们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觉察和顿悟的机会,时间对我们来说也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意义,一天和一年也没什么区别。以前听见大道理只是觉得它们是长者或是有成就的人用来教育我们的说词而已,就算它是真理也离我很远。比如:“活在当下”“瞬间是最好的老师”“顿悟”……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然而当我发现自己有了一些经历,并带着大道理的指引去觉察这些经历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有时候从我遇到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儿中就突然体悟到了其中的精髓和智慧,非常的愉悦,那种感觉像是顿悟,对,应该叫恍然大悟。比如对于“活在当下”这个词,我最近就有了很多体悟。因为最近跟一些朋友聊天,跟着正能量的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思维碰撞,觉察力也有了提升,所以能够觉察并提醒自己“活在当下”。比如在吃饭的时候我不会再像以往狼吞虎咽吃饱就完事,或者说心不在焉的一边吃饭一边想着其它事,完全不知道食物的味道。现在我会用感恩的心态跟食物对话,感觉它们在嘴里咀嚼的感觉,我发现这样光吃白米饭就很香很甜,吃的时候感觉也很幸福。就是陪孩子这件事,我之前总是三心二意,就算被迫放下手机陪他们,但是心里还是会考虑其它的事,比如:等他们睡了我得去洗衣服……对了,那个演讲视频还没录,我得先把稿子背熟才行,于是开始回忆稿子的内容……很少把焦点用在如何陪伴孩子这件事上。那个时候内心的状态也是焦躁的不安稳的,所以脾气经常腾的一下就会冒出来。而最近这种情况有所好转,因为会经常觉察并提醒自己活在当下,所以当孩子要求我陪他们的时候我就很认真陪他们,全身心投入,斗他们玩,听他们的笑声,看他们发光的眼睛,用心感受我们之间的流淌的幸福和快乐。同时我也发现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儿子没有以前那么爱哼哼唧唧那么爱粘着我了,大部分时间他会自己去玩,好像突然就长大了。因为听说“活在当下”是最好的状态,也因为有了觉察,所以我会提醒自己去尝试,因为尝试所以有了顿悟的体验和愉悦,因为有了体验的愉悦所以会继续去探索继续把它坚持成为习惯,由此看来记住大道理的价值是多么的大呀。再回到开头的问题上,孩子不理解国学经典而去背诵有用吗?有用,这些国学经典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大智慧,对孩子来说现在是比较难理解的,但是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烂熟于心了,相当于种下了智慧的种子,在成长的路上他会在实践中不断体悟,这些种子终有一天会发芽长成参天大树。相反如果没有种下这些种子,他可能会一年如一天来生活一辈子。
外国国学经典
国学经典:
1、经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史部: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史通
3、子部:道德经、庄子、荀子、墨子、韩非子
4、集部:楚辞、汉赋、文选、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5、综合:好好听故事网、永乐大典、金苗论坛、四库全书外国经典名著的部分作品:
1、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顽童流浪记》《王子与贫儿》《百万英镑》
2、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从地球到月球》《环绕月球》《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亚马逊漂流记》 《太阳系历险记》 《冰岛怪兽》 《空中村落》(飞行村) 《机器岛》 《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 《一个中国绅士的遭遇》
3、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丛书英国威尔斯的《时间机器》 《莫罗博士岛》、《隐身人》 查尔斯的《爱丽丝漫游仙境》
4、《战争与和平》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5、《巴黎圣母院》 作者:雨果
6、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7、《呼啸山庄》 作者:艾米莉·勃朗特
8、《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狄更斯
9、《红与黑》 作者:司汤达
10、《悲惨世界》作者:雨果
11、《安娜·卡列尼娜》作者:列夫·托尔斯泰9、《约翰·克里斯托夫》作者:罗曼·罗兰10、《飘》作者:玛格丽特·米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