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国学的好处有很多,但是有不少家长却不知道,以为国学就是多背了几篇文章,还误以为学国学思想会腐朽,其实不然,学习国学不但可以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下面我们来看看详细内容!0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口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02古时的经典、蒙书,包含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学习经典可以让孩子吸取修身、做人、治学之道。具体如孝顺父母,团结同学,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等,许多家长反映孩子读经后变得“懂事”了。03对孩子未来思想有很大好处现代社会的很多弊端和问题,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学习经典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强后盾。04增强语言能力诵读国学,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语文基础。而语文基础好,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石。通过学诵读经典,孩子的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孩子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孩子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05人格优化,身心健康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在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06专注力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精神集中专一、头脑里少杂念、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07记忆力大大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50%的孩子能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08语文能力增强背熟《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易经》、《论语》、《大学》、《孝经》、《老子》、《中庸》、《孟子》、《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不少于5000字(这是中文系教授的识字量)左右。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09阅读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10对其他科目的学习有很大帮助通过诵读经典,孩子的形象思维(右脑)获得全面的锻炼,从而为学习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科目的学习成绩也随之提升2-4倍;经典的内容早一点存储到头里边,孩子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进行消化,从而使理解力也获得提升。11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学习变得很轻松“心灵手巧”是诵读经典的另一种效益。通过诵读经典,可使头脑里和躯体内的气血很好的畅通,健脑效果明显,大脑支配手指的能力得到了强化,从而在才艺、体育、劳动等技能的学习上会事半功倍。12取得文化治疗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患有多动症、感觉统合失调、自闭症的孩子的症状明显缓解。这一项意外的收获已为医学界所关注,相关医院已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了。13促进亲子关系,亲子相长许多经典是家长们也没有接触过的,父母(包括爷爷奶奶)和孩子一起诵读,除了能有效地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感情外,还能取得健脑、健身、缓解压力、解除疲劳、提高文化层次的良好效益。
幼儿听国学经典的好处
1、启蒙
孩子活动范围狭窄且实践少,通过学习国学,可以使孩子对各领域各学科有初步的了解,为日后的深入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2、增强记忆力
3至12岁的年龄段是孩子智力与记忆力发育的重要时期,诵读国学经典能有效地锤炼孩子的脑力,以提升他们智力和记忆力。基本概念
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中国古代国学包括经、史、子、集等内容。现“国学”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
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百家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
适合幼儿诵读的国学经典
适合幼儿园朗诵的国学经典如下: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老子》、《庄子》、《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这些很适合小学生朗诵。0-13岁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近几年的实验证明,儿童进行国学经典诵读2-3个月后就会发生明显改变。从开始的每天记忆20-30个字,到每天很快就可以熟记100-200个字。许多儿童不用一年就可以把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熟背,其记忆潜能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得到开发,几万字的古文背诵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难事。
实践证明,有多动症、感觉综合失调甚至自闭症的孩童,学习国学一段时间后,境况会大为改善。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
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拓展资料:朗诵,指清清楚楚的高声诵读。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要想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