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实施启示

国学 编辑:洁玫 浏览量:100

“如何落实孝道及引导孩子尽孝”。表面上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对父母要有恭敬心。除了对父母,还要对谁?对师长,也要「师长呼,应勿缓」。「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

国学经典实施启示

表面上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对父母要有恭敬心。除了对父母,还要对谁?对师长,也要「师长呼,应勿缓」。「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心是根本,所有的行为都从你的心延伸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恭敬,他会对一切人都恭敬。所以《礼记》第一篇「曲礼」开头就说,「曲礼曰,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

诸位朋友,一个人对父母,对兄弟、长者都恭敬,对父母交代的事,他会怎么样?同样尽心尽力;当他对人敬,对事就会敬。当他对人恭敬,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的食物,他会不会糟蹋?不会!当孩子对人懂得恭敬,对事、对物自然而然也会心生恭敬。所以恭敬心太重要了。其实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他的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这也是我们东坝私塾,现在的任何教育都从感恩做起的原因啦!

国学经典和佛学经典

儒、释、道三家各有独自的风格与特色 因而被称为三教 三教教化都是“天人合一”的“顺天呈象”之作为 道曰“得其一万事毕 ”佛曰“万法归一” 儒曰“吾道一以贯之” 只有“天人合一”的修为才有可能达到 “恒定不灭”之层次 代表人物 儒家: 孔子、孟子、曾参、董仲舒、朱熹、程颢 道家: 老子、庄子、列子、王弼、郭象 佛家: 释迦牟尼、达摩、玄奘、禅宗六祖慧能 经典著作 儒家: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道家: 《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列子》等 佛家: 所有佛经、有名的如《金刚经》《六祖坛经》等 文化主旨 儒家:进取文化 道家:规律文化 佛家:奉献文化 做人标准 儒家: 仁、义、礼、智、信 道家: 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 佛家: 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智慧 价值观 儒家: 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家: 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 佛家: 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人生观 儒家: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道家: 顺其自然、自我完善 佛家: 慈爱众生、无私奉献 世界观 儒家: 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 道家: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 佛家: 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造 地狱、极乐

浅谈国学经典对大学生的启示

言忠信,行笃敬。 选自:《论语》

意思: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厚道严肃。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选自《礼记》

意思:有时紧张,有时松弛,这是周文王、周武王处理政事的办法。现在多指工作、学习和生活要劳逸结合。一树百获者,人也。选自《管子???权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获的,是培养人才。培育人才虽然费时、费力,但是收获很大。士有百行,以德为首。 选自《三国志》

意思:志士有百种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后来用来说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选自《左传》

意思:击第一遍鼓,士气振奋;击第二遍鼓,士气开始低落;击第三遍鼓,士气就完全消失了。这句话鼓励大家趁情绪高涨时一口气将事情做下去。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意思: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万物之中,以人为贵。出处:范晔《后汉书?周举传》

意思:在天下的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出处:《老子》

意思:天下的难事,一定是从容易的事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从细小的事发展起来的。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出处:《礼记》

意思:心不在那里,看什么也看不见,听什么也听不到,吃什么也吃不出滋味。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处:桓宽《盐铁论》

意思:不因为不得志而改变气节,不因为地位卑下而改变志向。不迁怒,不贰过。出处:《论语》

意思:不拿别人发泄怒气,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学而求知,犹愿鱼而无网。出处: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学习而想得到知识,就像想得到鱼而没有网一样。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处:《旧唐书》

意思:(一个人)不敬重别人,实际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出处:《论语》

意思:时间在不断过去,我们要珍惜时间。内不自诬,外不诬人。出处:《韩诗外传》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意思:学好像登山一样艰难,学坏如山崩一样容易。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处:《晏子春秋》

意思:坚持不懈做事的人,总会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总会到达目的地。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意思: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经过实践的。

声明:以上整理自互联网,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我们重在分享,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在24小时内删除)

  •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让学生认识国学经典(什么叫国学都包括什么)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和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究竟什么是国学?国学经典又包括哪些内容呢?一、国学的

  •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经典研修:国学课程的多元内容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精髓。国学经典研修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学课程也逐渐丰富多样。国学课程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呢?一、经部经典经部是国学的核心

  •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关于国学经典的古诗有哪些)
    国学

    在时光的长河中,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国学经典犹如璀璨的星辰,熠熠生辉。古诗更是国学经典中的瑰宝,它们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世间的万象,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关于国学

  •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 灰姑娘国学经典(国学经典书籍全套)
    国学

    在当今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和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灰姑娘

  •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经典国学国学秋词:小学中秋节古诗赏析
    国学

    中秋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和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古诗,这些经典之作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节日的氛围,更在

  •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选修国学经典: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吗
    国学

    在当今社会,国学经典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地位和价值备受关注。论语究竟是不是儒家经典著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一、儒家经典的定

  •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经典介绍词(国学入门基础知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在国学的浩瀚海洋中,经典著作犹如璀璨的明珠,熠熠生

  •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常识国学经典国学精粹(不可不知的 3000 个文化常识)
    国学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价值。它涵盖了经、史、子、集等各个领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同探寻不可不知的 3000 个国学常识

  •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听说国学经典(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
    国学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设备和应用程序所包围。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国学经典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国学合集 APP 免费版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这堂国学经典体验(讲真学堂是真的吗)
    国学

    国学经典,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千年的智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国学经典,而讲真学堂作为一家专注于国学教育的机构,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这堂国学经典体验